2015年10月23-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了第三届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是继2013年第一次杭州、2014年第二次哈尔滨之后又一次成功的盛会。本论坛为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了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极大的促进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
在刘老师、周老师、汪老师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同其他6位同学及2位博士后一起参加了本次论坛。在此也非常感谢刘老师能给我们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以及三位老师在此行中的悉心照顾。通过参加本次论坛我受益匪浅,有一些收获、思考、想法特在此做一简单汇报:
第一,论坛形式简单明了、报告内容主次分明。本次论坛只设一个会场,包含30个邀请报告,报告主题比较集中。而以往较大型的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主题较多,有些报告可能存在时间冲突让人无暇顾及。此外,我认为本次论坛的学术报告水平普遍较高、内容丰富,PPT制作精美及讲解条理清楚,可谓是精彩纷呈的学术大餐。我也从中学习了不少技巧,对以后的学术报告大有裨益。
第二,本次论坛的报告主要是关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设计调控及在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也有少量其他二维材料的相关报告。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使我对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有所了解和思考。石墨烯自从2004年首次通过机械剥离法制备到2010年获得诺贝尔奖至今也不过短短10余年时间,但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可见石墨烯二维材料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各位专家教授对自己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工作做了很好的展示和总结,并对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了报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今后的科研当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去多多思考。首先,与以往泛泛的单一结构石墨烯复合材料相比,如何更加合理、的设计制备科学、新颖结构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其次,对石墨烯进行表面、边缘修饰,造孔、掺杂仍是提高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如果结合独特的结构设计将会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最后,未来更加接近于实用化的石墨烯相关研究会令人更加追捧,随着近年来不断深入研究,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质量比容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该类材料大多为粉体,表观密度极低、极其蓬松,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如何实现具有高密度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的石墨烯材料也是今后的研究难点和热点,而且也会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智林杰教授、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同济大学杨晓伟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赵扬讲师(曲良体教授课题组)、清华大学张强副教授等人的报告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几点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而杨晓伟老师虽然在高密度组装石墨烯材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但是通过液体电解质调节以得到高密度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很难用于实际应用,但是该结果对高密度石墨烯材料仍有很大的启发性。
第三,通过此次论坛我也看到了我们与优秀研究团队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一个优秀的工作不仅要有一个高大上的科学思想,更包括了完整的实验结果、细致入微的结构表征、“秀色可餐”的图片表格、科学严谨的学术写作,更重要的是能够做一个精彩生动的学术报告。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不断努力、认真学习。
最后,再一次感谢刘老师给予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周老师和汪老师在此次参会过程中的细心照顾和帮助。本次论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诸如此类的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