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团队文化 -> 心灵感悟
回国这一年——我的科研,我的生活(刘兆平)

第一章  写在前面

    一个多月前,综合办的陶永怀主任跟我提起所里正在开展《所史回顾》征文活动,问我是否可以为此写点什么。当时,我是颇不以为然的,原因是我来所的时间很短,经历也不多,与早期来所“干革命”的创业元老相比,我是“无言以对”的。我想,这种文章应该尽量让我们的元老们来写作,让他(她)们把真正的所史写出来,以还原真相,让我们后来者感受我所与众不同的璀璨的创业文化。比如,前几天就看到磁材事业部闫阿儒研究员在创新论坛上发表的《创业之路—我们曾这样走过——搭“棚子”搞科研的一段日子》,文章中透露出他们在建所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科研的艰辛历程,再看如今磁材事业部的壮观局面,不仅令人唏嘘不已。此后几天,又陆陆续续看到创新论坛上众多科研人员发表的关于他(她)们及其团队的创业故事,均令我感动万分,不禁为他(她)们的吃苦耐劳、团结奋斗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而感动、所鼓舞。

    半个月前,陶主任再次提醒我,问我是否可以真的写点什么,并鼓励我写点关于为什么回国工作以及回国后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这次,我居然同意了陶主任的提议,并打算写点东西与大家分享。然而,手头上几个紧要任务,让我不得不向陶主任食言。几经拖延,终于令我无法面对陶主任的热灼目光。今天早上,无意间瞥见我的电脑日历显示出2009918日,内心居然为之猛的一震,不是因为今天是“勿忘国耻、复兴中华”— 918事变纪念日之故,而是因为记得去年的918那天,我告别了妻子,踏上飞机,“毅然”回国。是的,回国已经整整一年了!此时,脑海里立即放起了电影。这一年来的所发生的事情,都在这以我为男主角的电影里播放着。于是,我不由自主地点开了Microsoft Word,在这空白的页面上开始敲击着《回国这一年--我的科研,我的生活》,聊以给自己的这一年做一个总结与纪念,也正好可以给陶主任交差了。

 

第二章  留学海外

    在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也就是2004年春季),我开始向海外几个著名的研究组发出了博士后申请信,不久,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Michael Graetzel教授和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筑波)的佐佐木高义研究员都接受了我的申请。在考虑了各种因素后,最终我选择了去日本进行我的首个博士后研究工作。

    佐佐木研究组主要从事层状无机材料的合成、剥离和应用研究,该小组在这一领域世界知名,甚至可以说在层状材料的剥离研究方面是数一数二的,在那里我主要从事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和剥离研究。在日本的两年半时间里,我发表了数篇不错的研究论文,与其他几位研究人员一起奠定了该研究组在层状氢氧化物方面的重要地位,受到了佐佐木先生的热烈赞赏。要知道,治学异常严谨的佐佐木先生一向是吝于给予表扬的。

    在得知我可能要去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佐佐木先生劝我留下来,说NIMS的国际青年科学家中心(ICYS)正在招聘最后一批科研人员,可以为我争取到一个名额。因为ICYS研究人员的薪水比一般博士后的薪水几乎高出一半,着实令人神往。其实,我对这个机会差点动心了,毕竟ICYS是由一群非常优秀的年轻科学家组成的,能够加入ICYS不仅意味着会有更殷实的收入,而且可能对将来的事业也会有极大的促进。然而,考虑到丹(我妻子)已经申请好了美国的学校,准备去那边攻读博士学位,我还是婉拒了佐佐木先生的好意。然而,就在我们几乎要办理赴美签证的时候,佐佐木先生依然打算劝我们留下,表示能否让丹转而申请筑波大学或者东京的大学,甚至还略带担忧地说“美国太大了,要是你在东海岸,她在西海岸,你们将很难相聚在一起”。不过,那时,他可能不知道我们已经申请了同一所大学,也就是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SUNY at Binghamton,也称为Binghamton University)。

    在宾汉顿大学,我与丹选择了同一个导师---方继业先生。方先生为人非常的热心和温和。我们每天一起去实验室,一起回家、做饭,一起与国内的亲人朋友打电话,一起出去运动、闲逛、购物等。相比于我们在筑波一起度过的半年,在美国的时间我们更加有相同生活和节奏。总之,在美国的一年半里,是我与丹最为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候,我们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真希望生活可以一直这样下去。

 

第三章  选择回国

    2007年的教师节那天,如以往一样,我打电话给我的博士导师钱逸泰先生,祝他教师节快乐。钱先生是一位健谈而风趣的人,与他聊天,主要是听他的见解,只是我在适当的时候不忘做一些附和,以示配合。这次,他突然问起我是否有回国的打算,说现在要回国的优秀人才特别多,国内的教授/研究员的职位竞争非常激烈,若要回国,一定要趁早,并提出让我立即准备回国。先生说的确实是事实,五年前的“海龟”现在已经成了国内的精英,而现在打算回国的留学人员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位。丹也是钱先生的学生,她一听钱先生的这些话,立即着急了起来,因为如果我打算回国,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要分开了。我也在想,我们在美国刚呆了半年多,日子正过得幸福甜蜜,何故要撇下丹而独自回国去呢?我当时只是支支吾吾地与钱先生通着话,无非是想让通话结束之后,一切照常。

    回想起来,在出国之前,我对自己提出的愿望是:干满四年之后回国工作,把自己的黄金壮年献给祖国(此话似乎会有些人觉得不快,请多多包涵)。算算到2008年的9月也就要满四年了,那时回国将兑现这一愿望。然而,若真如此,我将与丹分开达两年之久。两年,是何等的长啊!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日子还不到两年!丹不愿意,我也不愿意,即使要抛弃这当初美好的愿望。

    此后几天,我与丹不停地谈论、分析钱先生的话。丹知道我是事业心很强的人,一心想把科研做得出色的人。丹认为我早点回国可能也是不错的做法,如果终究是要回去的话。我们商议,我可以在大约明年9月回国,这样即使两人分开也不会超过两年,而且丹可以在暑假、寒假回来与我相聚,并不会使得两人的分开会过于漫长。我们还认为,我先早点回去打开局面、奠定基础也不错,我可以首先把营地建立起来,这样更加有利于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顾此失彼。通完电话后不久,又收到钱先生的e-mail。钱先生要求我打电话给他,进一步落实上次的谈话精神。于是,我怯怯地拨了钱先生的电话。钱先生照旧先给我上起了形势分析课,然后建议我在中国科大和两个新建研究所(宁波材料所与苏州纳米所)等几个单位间选择一下。其实钱先生似乎更建议我去宁波材料所,原因是前几天他刚好与崔所长在一起,曾经提起过有他有学生要回国了,还向崔所长询问了一些宁波材料所的情况。

    我们首先对这三个单位所在城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说实在的,我虽然在中国科大做了三年的博士生,有感于科大的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精深的科研氛围;只是,我对合肥这个城市还是略有迟疑的,回那里工作实在是让我觉得“有点不爽”。丹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对此也有同感。于是,去科大工作的想法就先摆在了一边。接下来,我们在去苏州还是宁波工作之间衡量了起来。苏州,这座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获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可以说,她是中国人梦想中的城市,是中国人心目中非常理想的家园,苏州是令人心动!宁波则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而“宁波帮”更是蜚声海内外,连孙中山先生都对 “宁波帮”给予了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孙中山先生还殷殷期望宁波人:“兄弟今日之所希望于宁波者,以宁波既有此土地,有此资力,苟能积极经营,奋发自强,宁波不难成为吾国之第二上海。是在诸君之努力耳。”两处比较而言,苏州似乎更适合于休闲与生活,而宁波则更加适合于经商与创业;苏州在太湖边上,宁波则地处东海之滨;苏州就在上海旁边,宁波则即将有跨海大桥直通上海。苏州与宁波各有特点,各有魅力,一时让我难于决定。从研究所的性质来看,苏州纳米所显然是与纳米材料有关的,于我长期以来做纳米合成密切相关;宁波材料所则意味着是侧重材料方面的,这也与我一直做纳米材料的背景吻合。于是我们决定同时申请这两个单位。

    我先后把简历和求职信投向了苏州纳米所和宁波材料所。不过半日,收到宁波材料所崔所长的回信,对我愿意加盟宁波材料所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希望我立即与人力资源部进一步沟通。此时的我,既然已经动手了,就已全然忘记了要在美国继续陪丹一起生活了。同时在丹的默许下,居然与人力资源部进行了频繁的信件来往,似乎已经打算要回国了。在此之后,也收到了苏州纳米所人力资源部的来信,但此时我正在与宁波材料所洽谈回国事宜,我于是打消了去苏州工作的念头。经过与宁波材料所人力资源部的多次交流,我确定了要在084月中旬回宁波参加正式应聘答辩。然后,提前订好了46日回国的机票。虽然已经把回国的事情提到了议事日程,我依然没有把美国的活落下,还是孜孜不倦地在实验室做着该做的实验,期望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第四章   意外发生

    就在三月中的一天,丹感到身体有些异常,而且这个月本该按时来的例假居然迟迟未来,丹因此非常怀疑可能是怀孕了。我们立即驱车去了沃尔玛买了孕检棒棒,回来丹就进行了试验。我俩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根棒棒,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棒棒上出现了两条扎眼的红色杠杠,丹又怀疑地试验了第二根棒棒,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得知可能怀孕的消息后,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一系列的怎么办出现在我的面前,不知该欢喜还是该发愁。其实,我是很想在美国生一个孩子的,尽管丹还在上学,但因为两人在一起,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毕竟我们已经到了生育年龄,再耽搁几年,恐怕会产生诸多不利的问题。这下或许我真可以在美国有个孩子了,我一边欣喜着,但同时,回国的事该怎么办呢?即使就是回去参加答辩,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丹怎么办?何况如果我们真的有了宝宝,我能去哪里?肯定在一年之内不能回国了!于是,我近乎斩钉截铁地跟丹说,我要取消回国的计划,留下来陪你生宝宝再说。丹也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们立即上网查阅了在美国生宝宝的相关经验之谈,咨询了刚生过孩子的朋友,联系了当地的台湾籍妇产科医生,预约了B超检查。同时,我们赶紧去知会我们的导师。在导师的办公室,丹还没有说话,眼泪就先掉出来了。我想她是觉得生孩子会严重影响学业,同时也会打乱破坏导师的科研部署。导师是通情达理的,他无奈地认为既然这样了,只有先把孩子生下再说了。后来,我们高兴地打电话把这一特大喜讯告诉了国内的家人。

    终于到了做B超检查的时候了,我们高高兴兴地开车前往,路上谈的都是宝宝的未来。B超检查过程中,从探头处传递出来的图像显示胎囊有1厘米大小,其内部只有细小而淡淡的黑色板块,医生皱着眉头游动着探头继续察看,结果依然一样。医生只是低声地重复嘀咕着:奇怪了,不大可能吧。我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什么问题。最后,医生认真地说胚胎可能发育不良。我们立即着急了,我们无法接受医生的推测。或许是他的B超出问题了呢?又或许是他的医术太差了呢?医生安慰我们,说也许现在胚胎发育的时间不够长,暂时还无法观察到,可以下周来复检。医生还说,这种情况总是有的,大概有10%的概率,叫我们坦然一些。于是,我们在煎熬中度过了九天后,又去了医院。这次,医生依然非常认真地检查。然而,B超图像与上次情况几乎几样,只是胎囊稍微大了一些,已有指头大小了,按常理该出现的胎心心跳居然丝毫都没有察觉到。检查完之后,医生明确地向我们宣布,胚胎肯定发育不正常,是一个空胎,若不及时做人流手术,将会对孕妇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宝宝就这样没有了,丹哭了,我怔怔地站在一边安慰她。

    几天后,我们无奈地、几近崩溃地请医生安排手术时间。既然结果是这样了,丹又极力建议我按期回去答辩。医生很快将手术安排在327日。手术那天,我们很早就去了医院,一路上我们都无语。丹在麻醉过后,被两个蓝大褂推进了手术室,我的心也被推进去了。一个小时之后,有人通知我手术结束,我奔向休息间,看见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麻药的余威使得她仍然昏迷状态,我心痛地看着她的脸。又过了大概一小时,丹的手动了一下,她醒过来了!我呼唤了她,她居然慢慢说话了。很快她就完全清醒了,并没有感到太大的不适和疼痛。看来,手术似乎很顺利。下午,我们就从医院回家去了。

    然而,后面的发生了极其糟糕的事情,由于医生没有及时让我们药店拿消炎药以及活血/促进淤血排泄药,在体内未清除干净的残留物开始引发炎症。医生本该手术完就给我们开药的,但是似乎他忘了。丹在手术的第二天开始出现了疼痛,而且疼痛变得愈来愈剧烈,豆大的汗珠从额头冒出,裹在身上的小毯子很快也湿透了。我打电话去找那位台湾医生,我们被告知他已经出去度假了,需要一星期才能回来。诊所的电话联系不到他,他的手机也不开…我狠狠地诅咒起来了:丫个畜生,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居然逃跑了!第三天,我不得不带丹去了医院的急诊,然而急诊却足足让我们等了3个多小时。美国的急诊其实一点都不急啊,简直就是慢诊、不诊。当丹终于被安排进入急诊病房后,做了几个常规检查,然后是慢慢的等待。几经交涉,医生终究还是没有露面,今天的确有很多急诊病人。而此时,丹居然慢慢地感觉良好起来了,她建议干脆回家算了,我同意了丹的想法。我们与值班护士招呼了一声,被放行回家了。回到家的晚上,一样的疼痛还是发作了,直到天亮。终于,再次打电话给那位台湾医生,她的秘书让我打电话给附近诊所的一位印度籍医生。电话中,印度医生建议立即服用消炎药和活血化淤药。我把丹放在家里,连忙冒雨开车去了Drug店买药。服下药后的几个小时,丹排除了许多淤血块,此后既然也不疼了,脸色也变得正常起来。经过几天的服药和静养,丹基本从这次劫难中恢复过来了。

    撰写这一章的时候,我颇有挣扎,毕竟是一段痛苦和不悦的经历,且我也知道这个事件在丹的心里留下了个怎样的阴影。但是生活如是,酸甜苦辣,为了还我们所经历的本貌,在征得丹的许可后,还是将此章节保留了下来。

 

第五章   回国答辩

    46日,我不得要走了。天还没有亮,丹送我去了机场。在候机厅里,我明显注意到丹的恍惚神情。她的身体仍然很虚弱,此时非常需要我在她身边。我怎么就忍心回国呢?而且一走就是近一个月。我暗暗内疚着,我叮嘱她好好养护好身体,我哄她我回来的时候会带一箱子好吃的过来。

    我终于还是走了。在上海的美国领事馆把返回签证办好,并稍事休息了几天后,我如约去了宁波。我是坐火车从上海绕杭州去宁波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在这个五一期间实现通车),透过火车的车窗,我看到铁路沿线别墅很多,树木繁茂,风景很美,这毕竟是富庶、温润的浙东地区。

    当晚,宁波材料所崔所长等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几个著名研究机构的答辩评委,还有与我一起参加本次集体答辩的其他五位海归应聘者,一起在我们“下榻”的江南印象酒店举行了欢迎晚宴,席间更是感受到了宁波材料所的领导对引进人才的重视以及开明的管理风格。

    第二天,我很早就醒来了,稍事洗漱就迫不及待冲出酒店沿着酒店门口的江南路散步起来,我是想尽快感受并触摸宁波的清早以及这清早的宁波人的。我深深地呼吸了路边的空气,感到一种浓厚的春天独有的温润气息。林荫道上的夹竹桃花正盛开着,色彩斑斓的小蝴蝶在花丛中翻飞着,小桥下的水是流动的,路边卖早点的小店上有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馒头,甚至还有金黄而硕大的油条,非机动车道上弥漫着骑着叮叮当当的自行车和电动小摩托赶去上班的人们。此时,还不到七点。在漫步返回酒店的时候,我想我可以来这里工作、生活。

    上午,我们乘坐人力资源部派来的车去参加正式的应聘答辩。车到所门口对面的公路,就看见园区内坐落着一群略显黑色的崭新建筑群,显示出庄重而威严的气质。实际上,回来之前就从网页上多次浏览了这些建筑,感觉似乎有些气派,但远不如第一次从现场产生的视觉冲击来得“生猛”。毕竟,这是宁波市也是浙江省境内第一个中科院的研究所,我想。园区内遍布草木,草地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树木是一颗颗的,错落有致。由于整个园区是07年底才竣工的,栽下的树木在这里还不到一年,可以看见大部分树木还带着几根斜的支撑架。让人觉得养眼的是办公楼(B楼)前的广场边上的大水塘,水塘横跨着两座带护栏的漂亮木桥,塘边栽种着半圈垂柳,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甚是好看。也许再过几年,等垂柳长得高大,柳枝更加茂盛的时候,这里将会是园区内最富盛名的景观。

    这次答辩是顺利的。第二日,人力资源部的邵主任告诉我,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我以“团队行动”计划来所工作。同时,所里方面根据我个人的情况与意愿,希望我在9月底之前回所正式工作。

 

第六章   离开美国

    2008917日,注定了是一个悲伤之日。早上,我与丹象往常一样起床、洗漱,照例是吃完早餐,然后开车去学校实验室。路上,还是由我开车,丹则非常平静地端坐在我旁边的副驾驶座上。我开启了车窗,任凭凉风袭面。9月中旬的宾汉顿小城,已经是凉意十足了。公路两边山上的树木已经显现出一点嫩黄的气象,预示着秋天即将进入完全的状态了,宾汉顿的秋天是很美很美的。然而,这应该是我在这个美丽而宁静的小镇的最后一天,将真的无法触摸到这里进入中秋之后的令人陶醉的美景了。

    这也是我在宾汉顿大学的最后一天。首先在实验室做了最后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为新进实验室的一位同学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领会该实验的一些要诀和技巧。我依然陶醉在实验中,仅仅觉得自己只是离开几天似的。我离开实验室前,还是抚摸了实验室的手套箱和其它一些设备,毕竟我要跟它们道别了。下午,我在办公室收拾东西,备份电脑数据。丹和我一起整理物什,很快我的桌面和抽屉就干净了。而身边是丹的办公桌,依然如故。我想,明天丹就会觉得她的身边终究少了点什么的。丹与我是在同一个实验室,她已经是博士生二年级了,但离博士毕业还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也许她会慢慢习惯没有我在她旁边走动的日子。

    到了跟导师告别的时候了,到了跟实验室的朋友们告别的时候了,在祝福和寒暄中,我和丹提溜着收拾的物什慢慢走向了泊车场。上车前,回头看到的是夕阳余晖下美丽的Science II Building。挥了挥手,我轻踏油门踏板,转动方向盘,驶出了学校。这次,我和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山上的路回家,走这里大概需要25分钟才能到家,而途经往常走的Vestal Pkwy大道只需要5分钟。我知道丹与我一样,是想把回家的路程尽量延长,再延长。这条路还是我与丹开车闲逛时经常走的路,风景异常迷人,进入山路,感觉到的是无比的幽静和清新。回到家依然是丹做饭,我则在收拾行李。

    由于第二天的飞机是早上六点半的,还因为是国际航班,我们必须四点半之前赶到宾汉顿机场并办理行李托运和登机牌。如此算来,我们必须三点五十出发,三点起床,也就是说今晚不得酣睡。我和丹其实并没有睡觉,只是在聊天中迷糊了过去。早定了时的闹钟在半夜三点刺耳地闹起来了,逼迫着我们起床,同屋的董妹妹也起来了,她要与丹一起到机场送我。提着行李出门的时候,感觉外面很凉,近乎初冬的寒冷,这个时候宾汉顿的确比较凉。丹还是让我开车,让我再感受一下在美国开车的味道。我们很快经过了宾汉顿大学,进入201公路,穿过市区,转九十度大弯驶入偏远的机场路。在离机场不远的路上,我们居然看到路边草地上已结出了白色的薄霜,山区的凌晨的确有了初冬的样子了。到了机场,换取了登机牌,把行李托运了后,我和丹在机场门口的广场漫步着,而董妹妹则识趣地在机场大厅静坐。尽管凉风习习,我们依然享受着这最后的黎明前黑暗。很快,我要进入安检了,我与丹拥抱了一下,松手的一瞬间,我感到了丹的不舍,同时我也是有一种莫名的悲苦。随后我拉着小行李箱,进入了安检通道,丹认真地看着我的一系列动作。安检完毕,我回头看见丹在微笑,招手。登机时间到了,我扭着头挥着手慢慢挪向登机口。旋即,丹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也许她还在安检口目光注视这边,微笑着。

    飞机就起飞了。从飞机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宾汉顿小镇以及各条道路,路上有零零星星的车辆爬行着,哪一辆是丹开着的车呢?飞机一个小时后就抵达了底特律机场,在这里我要待到下午三点才登机,然后飞抵东京,再次换乘到上海浦东机场。在底特律机场大厅,我窝在靠角落的铁椅子上睡着了,梦见了我跟丹在GAINT买菜,梦见了飞天的黄瓜……

 

第七章   到所之初

    在上海与一些同学和朋友进行了短暂的聚会后,我于922日下午回到了宁波材料所。由于行李颇多,人力资源部派车到上海来接我,先期来所的研究助理杨石榴也一起来上海帮我搬运行李。中午,天气晴朗,接近中秋的太阳依然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我们一路上聊着材料所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这对于我是新鲜的。当车驶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时候,我伸长了脖子,极目远眺,想一睹这传说中的伟大工程,然而只能看到茫茫的海面上有一根细长而弯曲的弧线,线的那头就是我可能要为之耕耘一生的宁波材料所。

    车很快就到了庄市,我的心开始忐忑不安起来。真的快到了,我心里默想着。数分钟后,我们的车缓缓转入材料所的大门。大门是对开的,分别由两根自动升降的交通护栏把守着。我看见了根植在中央的所牌,贴地而生,颇显低调。所牌的字虽然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但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这17个字。这就是我的“家”了,我想。保安瞅见是所里的车,立即升起护栏放行,车辆右转,前行几十步就到了博士后公寓。我将暂时住这里。公寓是一个两室两厅的屋子,宽敞明亮,屋内家俬一应俱全,诸如床、被子、桌子、沙发、衣柜、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冰箱、灶台等等。我想,一个人蜗居于此,实在有点奢侈。听说我已经到了,崔所长安排了了一个小型欢迎晚宴,邀集了人力资源部的邵主任和纳米事业部的若干人员,算是给我做了一个隆重而温馨的接风。

    接下来的几天,在人力资源部干事孙清华和纳米事业部行政秘书张帆等的大力帮助下,我办理了各种入所手续、打点了我的办公室、选定了实验室……。首先感受到的是,职能部门员工的笑脸和热情;再有,就是纳米事业部师生员工的热情招呼。闲暇时间漫步于园区,碰到的是年轻的笑脸,还看到篮球场上奔突的年轻人。我们研究所的确年轻!

    国庆节过后,我与我的两名研究助理立即开始张罗起实验室的建设来了。化学实验室已经有了整体实验台、通风橱、药品柜和两台立式空调,除此之外,别无它物;而另外一间实验室则是除了墙壁和窗户,剩下的就是地板和天花板了。面对这一穷二白的框架,我在畅想着什么时候这里会有一些实验设备的搬进来,什么时候又会见到我的研究助理们穿上白大褂迂回于实验室内。

    很快,实验室内有了烧杯、量筒、抽滤瓶等,架子上还摆上了几十瓶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氨水等化学药品,简直有点琳琅满目了!又过了半个月,早下过订单的分析天平、搅拌器、烘箱等实验室“大型设备”居然也到货了。看样子,我们可以开张了!开张之日的早上,很早很早,我打开了实验室的门,一个人静静地欣赏着实验室的一切,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个白大褂在捣鼓着…。上午,研究助理杨石榴和王旭阳从隔壁许老师实验室借来了一大烧杯的去离子水,开始配起了溶液,甚至后来我还目击了他们正在搅拌的烧杯中慢慢出现了浑浊,并开始沉淀…。Oh, My God! 我的实验室竟然能够制备出样品了。回到办公室,我悠然地沏上了一杯茶,透过茶杯口茵蕴的雾气,窗外景色似乎更加的绚丽。茶有点清香,但入口又略显苦涩,随后而来的是一种莫名的甘甜滋味在口腔里回荡。

 

第八章  科研选题

    掐指算来,打从1998年上研究生开始到2008年回国工作,我从事科研工作已超过10年了。然而,经过这10年的锻炼,我学到了什么呢?我又能干什么呢?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严重的问题!也就是未来的科研选题的问题,需要我认真分析。首先我自己总结一下这10年来做过什么:第一阶段,在山东大学上研究生期间,我主要从事的是氢氧化镁阻燃剂材料的制备研究,研究工作的侧重点是控制氢氧化镁材料的结晶形态和表面性质,以使得该材料用作塑料的无机阻燃剂时在塑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在我的研究结果基础上,一位学弟进一步将该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成为可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后来该技术被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转移。第二阶段,在中科大上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的是纳米材料的溶液相制备研究,工作侧重于从晶体生长角度调控纳米晶体的形态、尺寸。第三阶段,在日本博士后期间,又将研究对象转向了层状氢氧化物的制备研究,由于硕士期间氢氧化镁材料的基础和博士期间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基础,使得这一阶段的工作变得异常的轻松,并最终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第四阶段。在美国博士期间,则主要从事III-V族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也是侧重于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纵观我这十年的科研历程,似乎很难与某一具体领域有密切的关联,这也许是从事纳米材料合成的科研人员的一个主要弱点或者通病。然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若能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对于这一类科研人员来说,将更可能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

    在回国应聘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我未来该进入哪一领域,或者哪一领域更适合于我?经过一系列的宏观调研,我初步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我想我完全可以借助我的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深入开展新能源材料的纳米化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可是,新能源材料类别是何等的宽泛?比如,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热电材料等等都是属于典型的新能源材料范畴。而每一类材料的深入研究都需要专门的或针对性的材料应用研究的背景。这正是我的缺陷和弱点!怎么办?

    应聘结束后,回国工作已成定局。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才真正地开始思考起我未来的研究方向的问题。考虑到我在日本做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层状材料的研究,而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多数是具有层状结构的,我开始设想将来是否可以首先开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而扩展到整个锂离子电池领域。正好,隔壁实验室的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就是锂离子电池界的先驱人物,其实验室有不少中国学生,我与他们之间有过很多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普遍较受困于电极材料的制备,而这正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基础工作。可以说,微粉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制备正是我擅长的,也许我只要将现行的电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了。

    开展实验工作之初,我选定了两种材料作为的研究对象:一个是磷酸铁锂,另一个是石墨烯。这两种材料可以说是当今材料科学界的最受关注的对象,前者是未来电动汽车车用电池的主要原料,后者则是材料科学界的当红明星。然而,车用电池的磷酸铁锂材料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发,该材料在导电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振实密度、低温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在目前还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对于磷酸铁锂材料,普遍认为纳米化技术是解决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美国的A123公司因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了磷酸铁锂材料的纳米化技术的公司而名噪一时,我国亟需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看来,我长时间的纳米材料研究经历将大有用武之地了。对于石墨烯的制备,我选择的是化学剥离的路线,这一制备路线正是我在日本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的主打技术,可以说层状材料的剥离方法对于我来说是很轻松的活儿,以至于我们很快就发展出了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对于石墨烯的应用,我选择了主攻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研究。尽管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我们瞄准它的这一方面的应用将有助于整个研究方向的统一。

 

第九章  扬帆起航

    在我回国后的几天里,刚刚从复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周旭峰博士加入了我的研究组。加上两名先期到达的研究助理,研究组拥有了三名开山的科研人员。这样,我们四位年轻人在研究所“团队行动”经费的支持下,开始了磷酸铁锂纳米材料和石墨烯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迅速投入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在短短一个月内购买了许多仪器、设备、试剂和耗材等,实验室很快变成了“实验室”。

    根据我们预定的实验方案,至08年底我们将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研究结果。尤其在石墨烯的制备方面,我们制备出了大尺寸、高浓度且稳定的石墨烯溶胶,这一结果为后来获得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石墨烯专项—的资助奠定了基础。另外,我们在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的结果也显示出较好的未来,使得我们后来又获得了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太阳能行动计划(共性科学与技术问题)—的资助。

    时间进入2009年,实验室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第一是实验室设备日趋完善,实验室至今已经有了完备的电极材料制备和性能评估的仪器/设备。第二是团队成员日益壮大,目前实验室有13名科研人员(其中研究员1名,博士后4名,高级科研助理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第三是科研经费较为充足,除了获得了2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的资助,我们还与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共建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心”,维科电池公司为本研究中心提供了一定的运行经费。

    总的来看,我这一年的科研工作是顺利的,在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以及科研进展方面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第十章 未来之路

    一年的时间,就在一转眼间过去了。时间真的走得太快了!看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将会真的是弹指一挥间了。未来,我的科研工作会是什么样?我在思索着,畅想着。

    在今年的8月底,我所召开了由全所主要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的“十二五规划”战略务虚会,会上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未来的五年之内打造我所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议题引发了全体与会代表的深入讨论。当我谈到我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上的工作计划的时候,大家立刻发问“你未来的特色在哪里?”,这一问题顿时令我语塞。是的,我的科研工作的特色会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思考……

       就在前几天,我带领实验室成员到维科电池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电池技术实习。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认清了几个事实:科研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生产企业,材料的研发工作一定要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材料的研发一定要注重材料的综合性能和成本控制。通过这次实习,我重新审视了过去一年的科研工作的得与失,也对未来的科研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的定位是今后的科研工作必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这也许会是我未来的特色,我想。